苦荞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,俗称苦荞,学名鞑靼荞麦(P.tataricum)。苦荞麦喜凉爽,耐瘠薄,多生长在高寒山区,籽粒供食用。它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,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苦荞麦的主要产区和起源地之一。
祖国医书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苦荞麦性味苦、平、寒,有益气力,续精神,利耳目,有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。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,苦荞麦粉及其制品具有降血糖、降血脂、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,对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中风等病人都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苦荞麦的资源分布
我国西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世界荞麦的起源地,也是世界荞麦的遗传多样化中心。我国的苦荞麦资源极为丰富,到2000年止,经广泛收集、种植整理、鉴定分析、编目并储存于国家种质资源库的苦荞麦资源达879份。我国的西南地区是世界苦荞麦的集中产区,常年种植面积达1 50万亩,长江以南的各省区均有栽培,以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为主要产区,其种植面积占全国苦荞麦总面积的85%以上,占全世界苦荞麦总面积的60%以上,使我国成为世界苦荞麦的生产大国。
苦荞麦的营养成分
荞麦集众多营养素于一身,不是药品,不是保健品,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。它属蓼科,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、大黄等是近亲,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优秀的药食兼用粮种,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。
生物类黄酮
苦荞麦黄酮的主要成分是芦丁,又名维生素P。其主要功效是:软化血管、改善微循环、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拔毒生肌、降血糖、降尿糖、降血脂、益气提神、加强胰岛素外周作用。而芦丁在其它谷物中几乎没有, 如杲人体每天生物类黄酮的摄入量≥30mg,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将降低50%。
矿物质
苦荞麦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无机元素钙、磷、铁、铜、锌和硒等。其中镁的含量是小麦面粉的11倍以上,铁元素是其它主粮的2-5倍,锌为1.5倍以上,锰为1.4陪以上;硅含量比小麦粉高5倍以上,锂含量高5倍以上;钾为小麦的2倍,大米的2.3倍,黄玉米面的1.5倍。镁、钾的高含量大大增强了苦荞粉的营养保健功能。苦荞麦中含有大量的铜,铜能促进铁的利用,人体缺铜会引起铁的不足,导致营养性贫血,故多吃苦荞麦食品有益于贫血病的防治。最值得称道的是苦荞麦中含有其它谷类作物缺乏的硒,而硒是唯一可以直接抗病毒的营养素。而我国有71%的地区处于低硒或缺硒状况,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日饮食硒的摄入量为50—250 u g。安全摄人量是400ug,而我国平均每人每日对硒的摄人 量尚不能达到40ug的水平。苦荞麦硒为天然有机硒,以绿色植物为载体,所以是十分珍贵的硒元素天然补充品。
维生素
苦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。维生素B1能增进消化机能,抗神经炎和预防脚气病。维生素B2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,是预防口角、唇舌、睑缘炎的重要成分。苦荞中维生素B的含量是玉米粉和大米的2~10倍。维生素E中r生育酚含量较高,对防止氧化和治疗不症有效,并有促进细胞再生、防止衰老作用。
膳食纤维
苦荞麦中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.6%,是普通米面的8倍之多,具有整肠通便、清除内毒素的良好功效,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。
脂肪
苦荞麦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极高,而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的脂肪酸,体内不能合成,对幼儿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,对成年人可防止冠心病。同时,苦荞麦因含有抑制皮肤生成黑色素的物质(2,4=羟基顺式肉桂酸),有预防雀斑及老年斑的作用,是美容扩肤的佳品。
蛋白质
苦荞麦中含有18种天然氨基酸,总含量高达11.82%,特别含有一般植物如小麦、稻米所缺少的赖氨酸,富含精氨酸和组氨酸。苦荞苦荞粉中的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,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,其余尚有10种非必需氨基酸。苦荞是主要粮食中氨基酸全面的粮食。
苦荞麦的保健作用
苦荞麦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 服用苦养对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,无毒副作用产生。可作为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的饮食治疗,长期食用。
苦荞麦中含有黄酮类物质,其主要成分为芦丁。芦丁含量占总黄酮的70%一90%。芦丁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,改善微循环的作用,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。